2017年11月29日星期三

《越南咖啡》

我最近都在思索如何写散文,尝试从生活细节下手,才发现将旅游体验写好也不易。

——————

对越南印象始终停留在越南春卷,就算踏足外国城市还是感觉阳光依旧酷热,空气仍然混浊,还以为自己身在祖国。导游说,越南是世界第二大的咖啡出产国,来这边一定要喝咖啡,孤陋寡闻的我毫不知情,根本没听过越南咖啡的盛名,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情喝下咖啡,那咖啡香气自我口腔爆发,让我大嚷这辈子恐怕没喝过好喝的咖啡!

越南咖啡特别在于使用滴漏咖啡壶,利用金属过滤网隔开咖啡残渣,看着咖啡一滴滴掉入杯子里,加上适量炼奶就大功告成,少一些耐心都喝不到这杯咖啡。一开始我心道,怎么连喝个咖啡都这么讲究,这杯咖啡根本不符合速食文化的新时代,就不相信这杯咖啡能带给我什么崭新体验,没想到喝下去的瞬间,真的感觉这咖啡不一样。

这杯咖啡喝出人情味,这句话从我口中说出有些匪夷所思,明明自己是喝惯三合一咖啡的慵懒青年,无暇理会冲泡咖啡的乐趣,看着他人家里拥有讲究的咖啡机器都嗤之以鼻,心道这是有钱人炫耀家财的奢侈品。这杯咖啡像张开了嘴巴,不疾不徐诉说自己的故事,在树上酝酿一辈子的憧憬,果实变红就是收成时,落在锅里升华成七里飘香的液体黄金。

三合一咖啡的机械口味感觉不近人情,只沦为提神饮品,就算是高档咖啡店端出来的咖啡,我还是觉得少了一种味道,凡夫俗子的自己,不理解加上拉花后的咖啡为何身价百倍,喝下去感觉真的不怎么样,但价钱就是让人望而止步。我喜欢茶餐室的咖啡,更喜欢这杯滴漏咖啡,黑色水滴逐步落下,就像凝望着时间的重量,每一口都倾诉微不足道的心事。一向急性子的自己,罕有地耐心等候咖啡滴落,但这等待是值得的,每次的品尝体验都能征服我的味蕾,更让我动念买下咖啡滴漏壶和咖啡豆回国自行炮制。

回国后我尝试用滴漏壶冲泡咖啡,凭直觉倒出一些咖啡粉在滴漏壶上,笨拙地用压板盖在咖啡粉上,再倒热水在上面,等待咖啡滴尽,加上适量炼奶,就可准备试喝。正当我自信满满喝下,入口却是苦不堪言,果断倒掉重泡,没想到这次淡而无味,重复了好几次,才发现要泡一杯好喝的咖啡不容易。一开始担忧炼奶过多会过甜,没想到与咖啡苦涩形成一种刚刚好的香醇回味,苦尽甘来就是一杯好咖啡的定义,听起来就像人生一样。

能喝上一杯好咖啡的那天,就是幸运的一天了。


2017年11月22日星期三

《避雨》

好久没淋一场青春的大雨。

每当下雨总想起那句歌词,雨水流过的泥土,味道很浓厚,操场的青草香,不时飘到我梦中,确实是雨天特有的味道。

————————

每天傍晚跑步已是我生活例常,穿上球鞋准备出门,却发现天空乌云密布,心道应该没那么倒霉吧。我不是非得要运动不可,与其在内室做一些舒展运动,不如到外头看看风景,我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运动。万万没想到的是,跑到一半雨就下了起来,我只好跑到一旁档口避雨,转眼间绵绵细雨就成倾盆大雨,我伫立在档口神驰了。

上次避雨是什么时候了。现在的我,尽可能避开淋雨的可能性,体弱多病的自己一淋雨就会生病,雨水明明看似无害,却与我属性不合,淋雨后难免小病一场。我难免想起中学时,放学后躲在校门口的巴士亭避雨,不是不能在食堂等候雨停,却喜欢和同伴一起淋雨,知道淋雨弊多于利,但不加入仿佛就少了色彩,不想与他人格格不入。奇妙的是,年少淋雨不曾生病,如今淋一些就伤风咳嗽,这还真是匪夷所思。

要不是避雨的缘故,我不会如此安分地观赏雨景,别于平时顺手拿起手机浏览社会乱象,这刻不禁庆幸没带手机跑步。雨水落在马路上旋即跳跃在我眼前,在马路上漾开阵阵涟漪,就像顽皮精灵窜动着,述说这雨水是赐给干旱土地的怜悯。我无暇聆听精灵耳语,只求下次不要在跑步时间下雨,剥夺了我奔向自由的权利,最后只沦为囚鸟般无法翱翔的落寞。

我急促的呼吸声被雨声安抚下来,深呼吸几口,胸口起伏已慢慢平复,思绪变得清晰起来,白天困扰在胸口的淤滞,也慢慢释怀。我闭上眼睛感受,下雨特有的微酸气息,难以形容这种气味,但闻到后总能感觉心安,就像有着神奇魔力一样。思绪回到小时候在雨天的窗口,凝望着门口摇曳的椰影蕉踪,让人不安的狂风暴雨,在家里安静放空却不会彷徨,我喜欢这种什么也不做的简单独处。

待马路积水的涟漪停止,雨水地面的联谊中断,我知道是回去的时候了。我忍不住懊恼,若知道会下雨,那还是会选择跑下去吗?我微笑,与其做了后悔,果然什么都不做更为懊恼,今天的我特别想淋一场年轻的雨,洗涤心头上的阴霾。我望着天空,还是灰沉沉一片,我无暇聆听天空心事,迈开沉重的脚步,维持一贯的步伐往住家方向奔去。

雨落在海面就消失无踪,消失之前,还来得及能看见它的不舍。

刊登于中国报副刊(9月)

2017年11月16日星期四

《不胫而走》

There's been a death in the opposite house
As lately as today.
I know it by the numb look
Such houses have alway.

——Emily Dickinson
——————————————————

工作性质的关系,我的办公室就位于停尸房隔壁,一开始畏忌着鬼魂之说,日子下来也没发生什么诡异事情。这也难怪因我工作时间是白天,并没晚上加班的经历——若晚上任何风吹草动都让我心惊胆跳,根本无法好好专心工作。

那停尸房来往的人群车辆慢慢成为我熟悉的风景,每当车辆密密麻麻停泊在我办公室外,抬头一看人群挤满停尸房前的小亭子,人潮涌进自然多了喧嚣,不知情者还以为是家庭聚会。曾听说大部分家庭都碰不上最好相遇的时刻,除了喜事剩下的就是让人痛彻心扉的告别,但更多时候连告别都没机会说出口。

我不擅长应对多人的场面,特别是弥漫着肝肠寸断的气息,连呼吸都不敢太大力,深怕破坏这片宁静,牵动当事者的情绪,成为千古罪人。当相关工作人员敲了我的办公室,我点头示意,知晓他要复印一些死者文件,也从来不为难他,而他在这儿逗留的短短十分钟,就成了办公室里的访问焦点。

相比我的不闻不问,同事对于停尸房的一举一动非常在意,一发现隔壁出现人潮,立刻在不同管道搜索相关资讯,不知情者还以为这是工作的一环,若不得要领直接到停尸房询问,得知那一户人家发生事故,迫不及待回来和大家分享,整个办公室陷入永无止境的讨论,一时激动拍桌,一时哀声连连,而我在旁闷不吭声不愿多说什么。

现在的资讯得来太易也不道德,就连车祸现场都被人放在社交网页,就算不设公开,在私密群组更是肆无忌惮地散播,同事看我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深怕我被蒙在鼓里,直接把手机扔去我的方向,我接下后映入眼帘的是死者遗容,没好气地把手机还给他们,直说你们还是饶了我吧。

同事嗤笑我不敢瞻望死者遗容,我反驳说自己确实畏惧鬼神之说,但不过度八卦是对死者的一份尊重。他们美其言是关心地区新闻,我只感他们只想成为第一手知情者,然后在各自群组散播消息,享受那领先他人的优越感。年少时曾读过爱米莉. 狄金森的一些诗句,有人死了的消息在小镇不胫而走,如今才深刻体会这诗描绘的意境。

某天同事说起隔壁县的官员出现在亭子,拉我去和他会面及时表达哀悼,我果断拒绝他,反被质疑对他人遭遇冷血以对。我深呼吸,表示同情别人的不幸,但这时并不适合露面说什么。死亡,是一个严肃沉重的告别仪式,不适合沦为茶余饭后的八卦话题,很多时候我都是装聋作哑,默念佛号祈求死者安息。

当我逐渐见识生老病死,才一点点地长大了。

刊登于星洲日报副刊星云版(10月份)

2017年11月14日星期二

一颗尘埃

很久没写字应该说想写也办不了一直觉得有种情感在喉间压抑着却是无法言喻的心情想沉入水里什么也不想想象窒息带来的生活美感想象灵魂缓缓沉入孤独等待着心情好转的一刻一颗尘埃在渺小的角落一只飞鸟在孤独的囚牢最近在车子反复听着这首歌曲总能让郁闷的心情放松片刻听的当儿想象自己是一颗小尘埃微不足道的心情总是想象自己是一只被困住的野兽但我并没有野兽的简单只想好好看一本书听一首歌看一部电影还以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但一个人真的办不了什么只会胡思乱想偶尔大笑偶尔逞强偶尔低落偶尔暴怒都是一时的心情当我静下来还是觉得茫然恐怕自己无法再写什么了但往往只有文字才能梳理内心的不安定每个烦恼都是值得写下的素材但我写得很痛苦痛苦在于不知道为了什么而痛苦我的生活最后得到什么我唱着唱着青春如歌


这样或那样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