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星期二

《不说》

有些话还是不说为妙,
正如
有些人还是不熟为妙,
反正
有些事还是不懂为妙。

######################

那天我工作遇到瓶颈,受到不公平待遇,回到房间后忿忿不平,对着电脑敲打着愤怒的文字,务必要让对方明白文字的恐怖。完成后迫不及待想公告天下,但隐约觉得不大恰当,还是交给友人过目一下。他看了有些震惊,然后浅浅一道有些事实是不能说出口。

我笑说不过是借文字宣泄情绪,并不至于到与世界为敌的地步。他继续解说,若某件事情自己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如此就有着利益冲突,甚至会造成同伴不便,那种灾难性的风波是我无法承担。尤其是像我这种情绪化的人,容易因他人言辞而陷入低迷,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畅所欲言果然是一种奢望。如今是资讯传播飞速的时代,不少人选择在网上曝晒心情,我们也目睹不少说真话的风波。情侣吵闹后在网上互数对方不是,最终误会反成分手收尾。对不负责任的友人多加谴责,最后连朋友都做不下去。为乱世浮生激动得剑拔弩张,最后疲惫的只有内心,反而沦为网络暴力的一员。

说真话竟比说谎言来得避忌,比起赤裸裸的事实,我们更愿意相信披着糖衣的谎言。愤世嫉俗如我也常为世道不公而暴跳如雷,自以为道理在我手里,就可口沫横飞地将他人淹没。当看到别人因为谴责流下眼泪,才明白伸张正义不过是英雄主义。与其理直气壮,不如理直气和,我多年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若真受委屈,也不该被愤怒牵着鼻子走,直接和当事人对质,通过第三者或公开平台只会让事情陷入无法婉转的地步。让第三者知晓让双方都不光彩,未来日子更是水火不容,若一起共事只让工作效率降低。他人见解不过是片面之词,报之一笑就无需多加理会。找个知心好友吐露心事,最起码郁闷的心在这一刻可以释放,紧握的拳头也可放下那执着。

友人关心问道,你还在烦恼什么。我摇头,笑称不过是一时感触,都是因为能力不足才会自怨自艾,如果我能坚强一些就不会让自己委屈。有些话还是放在心里,有些不满只能尝试看开,有些麻烦只能选择忽略。越会表达自己的人,话语往往都是双面刃,好听的话不过是一时的,但伤人的话却是永恒的。想到这点,有时候还是不说好了。

刊登于中国报副刊(1月份)

如果那天我
不受情绪挑拨  你会怎么做
那么多如果  可能如果我
可惜没如果  只剩下结果

注:图片源自网络,图片说明摘自《可惜没如果》歌词。

2016年4月7日星期四

身为职业小说家(下)

(承接上篇)

写这篇文章时,我心情是愉悦的,甚至写不完就觉得浑身不对劲。或许好久没和自己说话了,所以我在期待着自己怎么回答。不懂什么时候写作已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忘记当初开始的理由。对我而言,成功什么其实还好,能够一直写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和这世界沟通的唯一办法,继而遇见更美好的自己。虽然这篇文章标题为职业小说家,但我从来没想过成为全职,能力不足无法糊口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无法和其他人沟通,我觉得我的文字也只能到此为止了。谢谢那些曾经出现在我文字里的人,也谢谢你们一直见证着我的故事。

从头到尾是个让人的体力行为。村上先生尽可能地要求自己每天跑步,甚至写过关于跑步的书,小说家给人感觉文绉绉,但实际上少一些体力,就无法负荷这种躲在房间的日子。要学会保持持续力,离不开锻炼基础体力。我大学时期开始跑步,恰好就是我开始写小说的时候,跑步的时候都习惯思考一些小说情节,揣摩下一幕的情节是什么,在进行着什么对白。就算什么都没想到,原本淤滞的心也会随之坦荡。感觉疲倦时,就真的一个字都写不出,也就干脆关电脑好了,我有时都觉得自己很情绪化。说起来,写作本身都是一件毫无效率可言的兴趣,有时候在房间困了好几天都写不出一个字,这么一说又不是什么聪明的事情。

学校。说起来写小说已有八年了,从大学第一年开始,心道要在有生之年在这世界留下一部小说,就一鼓傻劲地开始写小说。还记得那时大学室友问我在写着什么,看着他一脸茫然的神情,我说不出口自己是在写小说,在别人眼里这都是笑话吧。小说家,果然是在脑海里一直继续制造只有自己的世界的人。虽说大学时期才开始写作,我中学时期不懂为何对写作产生浓烈兴趣,那时候也写不出什么好文字,就只是不断地重复想一些有的没的,最后堆积成一大堆的涂鸦草稿。前几年我回母校举行一个小型讲谈,无意中听到老师和老大对话,她说其实还有很多同学都很会写,就只有我坚持下来了。我听后心道不错,我没觉得自己写得特别好,因为不够聪明,才会坚持下来。

要让什么样的人物出场?写小说要先读很多书才行,要描写人必须先知道很多人才行。写小说最常被问的问题,笔下角色是否真实存在。事实上,我尽可能地将身边人写入故事里,只因我认识的人和有兴趣的人不多,但明白这会侵犯私隐,所以尽可能地将细节修饰,结果变成是猜谜游戏了。光靠想像力来描述一个人,对我来说太遥不可及,恐怕会变成单调乏味的角色性格。在我作品出现的最频密的人,莫过于自己了,使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难免面临这样的局面。写小说最大的乐趣,应是只要有意愿想做,自己可以变成任何一个人。读过我作品的朋友,都会直说某某太像我了,我听了忍不住思考,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近年也开始学习以第三人称方式书写,旁观者般的说故事,感觉还需多个十年才有小成。

为谁而写?我的作品是不为谁而写下的。这可能是手头上的资源不多,也没读过很多经典,在脑海里组织的是自觉具备可观性的故事,感觉这样说不定会很有趣,也没考虑会进入谁的眼里。不管写什么,怎么写,结果都会在某个地方被说坏话。刚写小说时,我做过一件很可爱的事情,将自己的作品电邮给相熟好友,希望他们可以给些意见。幸运的是,我的朋友都很善良,都给我非常正面的鼓励,而不是叫我放弃写作好了,让我多了一些前进的勇气。认真思考为谁而写,是当我站在舞台上分享作品。我总不能要小孩模仿下流侦探,也无法解释为何自己写爱情小说(长得这幅德性还耍帅),那时的我感觉糟透了。所以,要我介绍别人作品不难,介绍自己的作品我说不出一个要点。

寻找新边境。出版者多少都抱着“我是为了喜欢书才会做这工作”的念头,才会涉足这份工作,这一点我在老大身上不难看出。作者出书为了圆梦糊口,出版社的考量其实也是一样,总不能出版滞销的书籍。这一点我对出版社一直都很抱歉,毕竟我能卖的能帮的真的不多。只要有一个平台能让我继续发表作品,多了解一些出版业的故事,对我的人生其实起了很大的转变。每次写好一部作品后,都激动得无法睡觉,心道这部作品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好的作品,当编辑发送一个竖起大拇指的图样,会觉得这条路应该会走得更远。我一直都觉得,笔下作品不可能尽数出版,要有心理准备随时会撤离战场,要不就寻觅新战场。但这种做法太麻烦,目前的我还是安于现状,反正人生烦恼的事情还多得很呢。

有故事的地方。小说家这个角色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尽量为大众提供优秀的文本。直到现在,我都不懂自己的作品说得上优秀否,既然没什么人有印象,那应该是中规中矩吧。对我而言,《Rx之恋》(出版名称:Rx骑士之恋)是写得比较完整的作品,也是我私心想推荐给身边人的作品,因为真心觉得好看才想推荐。我也不知道自己未来可以走得多远,搞不好这一秒就说我不写了,人生本来就是这么难以选择,当下感觉良好就足够。有时候真的不懂自己还能不能继续写,随着年龄渐增,空出来的时间其实不多,在别人眼里无疑是无法理解的兴趣。偶尔会停笔一段时间,但我的心无时无刻都在期待着与故事相遇,那是只有写小说的人才明白的乐趣。希望自己能再继续写多几年,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故事。

也谢谢你用心读到这里,我知道这并不容易。

为什么要写小说呢?
毕竟我们能带进坟墓里的,
也就只有竭尽所能达到的满足感,
费尽心力工作的证据而已。

注:图片说明摘自此书内文。


2016年4月6日星期三

身为职业小说家(上)

那天我在台北车站地下街没有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就在诚品书店门口停住。反正也无事可做,我就进入诚品书店逛逛,排行榜上吸引我的并不是东野圭吾,而是村上春树的《身为职业小说家》。东野上榜的几本作品我都看过了,倒想起老大推荐过几位作者,其中一位就是村上春树。我直说不是没尝试看,我读过他的经典作品《挪威的森林》,却觉得难以下喉,断断续续看了好久才勉强看完,也不懂自己看了什么。他说那本的确难消化,应看其他著作来消除对他的隔阂。

我就在这份心情下掀开这本著作,读着读着就陷入文字漩涡,我就这样站着读了两小时。眼看差不多要回去住宿,我却念念不忘书本上的内容,于是我果断地掏钱买下,回去没多久也就读完了。这本书比想象中平易近人多了,我不禁大嚷这些年错过了这么多好作品。我为这本书深深所吸引,就连现在我重翻这本书仍觉意犹未尽。说回这本书,这本书是他的自传性随笔,主要说说他写小说的经历,这些心情我仿佛都经历过,或许这么一说太不要脸了。如果你看到这里,觉得自己没写小说就没必要继续阅读,但对于正在摸索人生方向和生活方式的人,这些道理其实也都广泛适用。我读完后,脑海不断浮现很多问号,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突然想和自己对话。

(粗体标题为此书分章,斜体字为引用书中句子,部分内容可能会引起不安。)

小说家是宽容的人种吗?小说家大多称不上是有圆融人格和公正视野的人。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宽容的人,这可从一个趣事说起。那时刚出版新作,某友说会为我写书评,问我会否介意毒舌批评。我直言那倒不如不说好了,每部作品虽说不上是惊世之作,却是我费尽心思所想出来最好的诠释,我觉得这是作品最好的姿态,批评什么说说可以,但我还是会介意的。其实一部作品好坏,自己是再明白不过的,也必须明白无法迎合每个人的口味。所以这些日子我都只要求写出不让自己后悔的文字,其他的就听天由命,我果然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作者,让大家笑话了。出版后的这几年,我不是没听过不好的评语,如“这部作品比较适合小孩子阅读”、“这些文字谁不会写”、“这部作品的写法还不够成熟”,只能表示自己太嫩了。

刚成为小说家的时候。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好就好在顺利完成学业,找到不过不失的工作。感恩的是,自己因为某种特别的力量,而被赋予写小说的机会。事实上,日常生活里我尽可能地与小说家这名号脱离关系,从不跟新相识或同事提起这事,尽可能地低调一些。这不是故作神秘,而是隐约觉得公事有什么出错,他人就会将错误与兴趣扯上等号,谓自己把正业当做副业来做,事实上确实这么被别人说过。还记得刚出道时,朋友问为何自己从不大肆宣传,我称会买的人自然会买,不要为难身边的人,而且若觉不好看我可是百辞莫辩。对于这些日子愿意读我书的人,还真是谢谢你的时间,你无法想像我感激的心情,特别是像我这样普通的人。

文学奖。当我写这段时,我不禁有些心虚,因为我中学后不曾得到任何奖项。我并不是没参加比赛,但都只是吃白果。我还记得大学时期发现文学奖的布告,兴致勃勃投了散文新诗小说参加,最后在典礼里头郁闷坐了整晚,心道自己会不会真的不适合写作。好笑的是,我从来都不放弃写作,是我至今坚持最久的兴趣,只想写出自己喜欢读的文字。现在的我尽管已出版几部作品,但我真没大家想象中那么厉害,说到底我也不过是一个幸运的作者。写小说只要具备电脑,每个人都可以写小说,文字无需造诣高深,只求浅白易懂,只要稍微努力一定可以做得到。题外话,前几年参加某活动后,深深体会到文学奖的重要性 ,不过那是我触手不及的地方。安慰自己说,如果想挑剔,缺点多少都挑得出。如果想珍惜的话,优点也不胜枚举。

关于原创性。说起原创,我回忆起作品被说类似九把刀的文字,我反驳道表示比较像蔡智恒的文字。既然我都承认了,那我的文字又能说得上原创吗?原创性最容易了解的定义恐怕是,新鲜的、充满活力的、而且不会错是属于那个人自己的东西。那英说过出道时被说声线类似苏芮,后来慢慢有了自己的特色,也没有人再提了。或许,文字和音乐都是从模仿开始下手,就是因为向往这样的表现方式,才会开启这段奇幻之旅。我相信,总会有一天会变成自己的风格,毕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不断要求自己做到最好,终会让别人和自己信服的。风格之说还言之尚早,自己该学习如何拥有好的人格,作人这门学问我还看得不够透彻呢。

那么,写什么好呢?世界看起来好像很无聊,其实却充满了许多有魅力的、谜样的原石。话虽这么说,在这想象力爆炸的时代,基本上好的点子都被发掘了,但若百废待兴我也是想不出什么好的点子。我写小说的起源是想记录自己当年的年少无知,心想若干年后看到一定觉得老怀安慰,关于自己的故事或许就是那专属我的原石。那时我也明白写作如实记载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意无意地增删情节,主要是不让当事人看到会不悦。想写什么主要是和自己爱读什么离不开关系,总不能没看过侦探故事就想写此类故事,若有人能做到那人一定是天才。若你曾用心读过我的文字,不难发现我偏好侦探和抒情故事,乍看是不是觉得匪夷所思。我后来才发现,这两种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想太多的人才写得出。

和时间为友。除了长篇小说外,近年我都有写随笔和翻译工作,无独有偶竟然和村上先生雷同,让我大嚷不可思议。翻译工作是想学多一点英文,我英文破烂的程度是你无法想像的地步,有着这么一份差事,我是抱着感激之心接下的。没写小说和翻译的时候,我都在写随笔,反正我困在房间也没什么消遣。小说写得郁郁寡欢,本想写散文转换心情,心态上却无所适从,才发现两者并不相容。写随笔是为了记录生活,像我这样优柔寡断的人,写一些文字能够让心情放空,是最好不过。写小说单纯是为了说故事,若进入写小说的状态宛如与世隔绝,说起来是耗尽力气与文字战斗。如果有时间的话应该可以写出更好的东西,这句话是不该存在的,不是竭尽力量所写的最佳成品的话,为什么要写小说呢?

小说家并不是受人所托而写小说的。
而是因为有「想写小说」这种强烈的个人意志,
深深感觉到这种内在的力量,
才能那样辛苦地努力写小说。

注:图片说明摘自此书内文。

2016年4月2日星期六

《非诗不可》

社交网页风行的年代,让每个人稍有空档就低头浏览蓝白框子,仿佛看少一秒就会与世隔绝。让人忍不住好奇,过去的我们是怎么活着,少了这又会变得不完整吗?或许你会说,如果不浏览社交网页,那手机基本上也是一无是处,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我N年前写过一个脸书状态,“希望脸书倒闭,因为已经衍生出很多社会问题。”现在想回去,其实还真不假,希望马克·扎克伯格不会因为这段话而封杀我,反正我也不过是一般见识。

###############################
那天我心血来潮按了自己脸书状态记录,看到自己曾写下一些没有营养的句子,顿时感到汗颜。若写得风花雪月诗情画意尚可接受,但尽是不知所云无病呻吟的句子,如“我很酷,可是我很温柔”、“今天想emo一下”和“我很帅”等,都是让人嗤之以鼻的无聊词句。我顿时面红耳赤,无法置信自己这么年少无知。

歪着头想想,现在依旧是脸书盛行的年代,但比起过往,现在的人甚少写状态,而是选择转发文章或新闻。乍看资讯丰富,不过就是少了那么一些惊喜。身边朋友称近来少浏览脸书网页,反而转投其他社交网页如推特、图享或九笑,要不就是在即时通讯软件群组里废话连篇。曾几何时脸书也变得不近人情呢?

脸书主页好比是一份报纸,我们自定报章内容,再自行撰写文章或上载图片,展示自己人生经历,若被他人认可自然雀跃。或许是大家都渐渐长大,明白有些话不能说出口,有些故事只能说给懂的人听。说太多负面的话,让人感觉颓靡,若他人问及也不懂如何回答,最后果断按下取消键。

以前随意发了一句“今天上课很闷”,同学就会一窝蜂在留言里说个有的没的,某人随意一句戳中笑点就成了神回复。下课后的情谊在网上也继续延续,写下让人爆笑连连的美妙回忆。如今写下类似字眼,只落个孤花自赏,自讨没趣,更沦为他人眼中的多愁善感。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遇到新相识都习惯性地交换脸书帐号,也慢慢察觉私人帐号不该发表太多的资讯,保留私隐始终利多于弊。近年也被劝少用分享地点的打卡乐趣,避免有心人另有所谋。网上发言虽然方便,但渐渐衍变成网络霸凌的现象,有时候真觉得留言比发表文可要精彩多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看似方便的脸书竟也会变成一种不便。

虚拟的网络世界慢慢变得贴近生活,虽找回失去的情谊,但这份情谊仅沦为社交网页上的点赞朋友。或许,有些心意过去了就无需执着,知道他过得还不错就够了,当然前提是他继续更新状态。重看过去的状态记录,让人不齿但也是我年轻的证明!我最后选择将其一一删除,果然状态还是非诗不可,是该学习古人忧郁的诗意,骂人也是有所技巧的。

刊登于中国报副刊(1月份)

整个时代显得毫不掩饰
整个云端写满谁的瑕疵
于是可歌可泣的小日子
依偎着孤单相拥到死
注:图片源自网络,图片说明摘自《如同被下载了几次》歌词。